财经资讯
政策接连出台,A股两板块人气高
2024-11-22 14:00  浏览:45

今日早盘,A股有所调整,截至午间收盘,沪指跌0.99%,深成指跌0.91%,创业板指跌1.09%。白马蓝筹股整体走弱,上证50指数盘中一度快速下跌逾1%,带动其他股指走弱,科创50指数再失1000点大关。

盘面上,可控核聚变、超导概念、人工智能、跨境电商等板块涨幅居前,煤炭、保险、医药、钢铁等板块跌幅居前。

跨境电商迎政策利好

跨境电商概念早间逆势上扬,板块指数高开高走,一度放量大涨逾2%,创近4年来新高,并逼近历史最高点。

板块内个股掀起涨停潮,太湖雪、华光源海双双30%涨停,并齐创历史新高;贝仕达克垂直20%涨停,连续第2日封板块;海宁皮城、爱仕达等逾20股亦强势涨停或涨超10%。

网红经济、阿里概念、商贸代理、跨境支付等相关板块也逆势上攻,焦点科技、遥望科技、南极电商、日出东方等批量涨停。

港股电商概念也跟随上涨,电子商贸指数逆势飘红,傲基股份、国美零售、京东集团等涨幅居前。线上消费ETF盘中放量大涨逾3%,一度位居ETF涨幅榜榜首。

消息面,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王受文11月22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中国已经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有23个,有的签得比较早。在最近签的双边自贸协定,或者正在升级的过去的自贸协定中,都把跨境电商作为一个新的条款纳入到双边自贸协定中,推动我们和有关自贸协定国家跨境电商的发展。同时,中国作为世贸组织的重要成员,我们也在积极推动世贸组织关于电子商务协定谈判,我们希望世贸组织电子商务协定谈判能够早日结束。这样我们能够和更多WTO成员,为跨境电商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

此前,商务部发布《促进外贸稳定增长若干政策措施》,要求持续推进海外智慧物流平台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设跨境电商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海外法务、税务资源等对接服务。加大对外贸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优化跨境贸易结算。

《措施》提出,中国进出口银行要加强外贸领域信贷投放,更好适应不同类型外贸企业融资需求。鼓励银行机构在认真做好贸易背景真实性审核、有效管控风险的前提下,在授信、放款、还款等方面持续优化对外贸企业的金融服务。鼓励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对中小微外贸企业加大融资支持力度。

《措施》支持外贸企业与航运企业加强战略合作。加大对外贸企业减负稳岗的支持力度,按规定落实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等政策,大力推广“直补快办”经办模式,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将重点外贸企业纳入企业用工服务保障范围,加强人社专员指导服务。

今年以来,我国对跨境电商从贸易、金融、税收等各个面给予重磅政策支持,推动行业快速发展。据海关总署初步统计,2024前三季度,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1.88万亿元,同比增长11.5%,环比上半年增速10.5%有所提升,并高于同期我国外贸整体增速6.2个百分点。

东兴证券指出,全球通胀背景下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将更为理性,更注重性价比,为消费的线上化转移和物美价廉的优质国货品牌提供良好发展机遇,整体看好跨境电商行业增长以及优质国货品牌的出海表现。

人工智能领涨科技股

科技股今日依旧炽热,人工智能方向领涨,板块指数连续第4日放量上涨。星辉娱乐、立方数科、拓尔思等多股20%涨停,天娱数科、智能自控、竞业达、魅视科技等逾10股涨停或涨超10%。

AIGC概念、ChatGPT概念、多模态AI、智谱AI等板块亦涨幅居前,奥拓电子、佳都科技、鸿博股份、二六三等批量涨停。

可控核聚变、超导概念、云计算、区块链等尖端科技板块也保持稳步上扬态势,海陆重工、东方精工、永鼎股份、融发核电等涨停。

港股人工智能概念也放量大涨,恒生科技指数、中国元宇宙指数、恒生资讯科技业指数等均强势上攻。瑞声科技、小米集团-W、心动公司等涨幅居前。

消息面,在今日上午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负责人何海林表示,研究出台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和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行动方案,建设一批智能工厂和智慧供应链,大力发展智能物流装备。

此外,在昨日的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人工智能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分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张云明表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蓬勃发展,产业体系逐步完善,企业数量已超过4500家,智能芯片、开发框架、通用大模型等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张云明表示,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加快布局,云算智算超算等协同发展,算力规模位居全球第二名。东数西算等重大工程加快推进,5G基站超过400万。

IDC调研报告指出,亚太地区2025年—2026年将进入到AI转型的“采用阶段”,2027年及以后将加速开启AI赋能型企业的阶段。未来五年亚太地区AI支出将保持24%年复合增长率。

中信建投称,近几个月北美新一代生产力工具相关标的业绩普遍超预期,促使股价快速上涨,已经反映出AI应用商业化价值。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迭代,同时更多的开发者和用户构建起产品生态,新一代生产力工具有望成为用户主流选择,迎来非线性增长的拐点。而从国内客户群体看,面向C端用户的产品更多,而B端产品商业化落地更快,预计国内B端新一代生产力企业将率先迎来业绩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