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资讯
一天收两张罚单,太平科技保险连年亏损,将帅易主频繁
2024-10-20 14:00  浏览:46

2400个字 阅读时长:6分钟

财经野武士 | 穿透迷雾 洞见趋势

成立6年没有被监管抓住过“小辫子”的太平科技保险,在一天内连续收到两张罚单。10月16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浙江监管局披露两条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太平科技保险和太平科技保险浙江分公司分别被罚款61万元、3万元。

太平科技保险成立于2018年1月,是国内唯一的一家专业科技保险公司,股东包括中国太平、浙江金控等。开业至今,太平科技保险尚未实现盈利,却已经经历了原始股东退出、将帅频繁更迭等多重变动,不管是经营合规、盈利能力,还是内部稳定性都亟待提升。

两度超区域经营,多名相关人员被罚

从两张罚单的内容来看,太平科技保险因存在“超经营区域开展保险业务”“未严格执行经备案的保险费率”“财务数据不真实”三项违法违规事实被罚款61万元,为对违规事实负有责任,时任财务部/投资部副总经理(主持工作)包晓莹、嘉兴中心支公司总经理陈玮刚、时任科技运营部副总经理(主持工作)刘洋等4人,分别被警告并罚款3万元-8万元不等。

另一张罚单则显示,太平科技保险浙江分公司存在“超经营区域展开保险业务”的违法违规事实,除了公司被罚3万元,时任太平科技保险浙江分公司副总经理(主持工作)杨光宇也因对该违规事实负有责任,被罚款3万元。总公司和分公司这两张罚单,都在10月10日由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浙江监管局开出。

两张罚单都提到的违规行为是“超经营区域开展保险业务”。根据相关规定,保险公司的分支机构不可以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经营保险业务,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确保保险业务的合规性,以及监督的有效性。但是,保险机构通过互联网、电话营销等方式展开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承保业务是合规的。

从年报披露的信息来看,太平科技保险的经营区域是浙江省,下设1家浙江分公司和1家嘉兴中心支公司,太平科技保险的业务范围原则上不出浙江省。而此次分公司和总公司都被发现存在超区域发展保险业务,于太平科技保险而言,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其自身的风险控制难度和运营风险,不利于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于市场和监管而言,则是容易引发市场混乱与无序竞争,也不利于监管有效监督。

虽然罚单中并未提及这些违规行为是最近发生还是早期存在的问题,但从网络公开平台的相关信息来看,今年1月,总公司罚单的相关责任人陈玮刚还以嘉兴中心支公司总经理的身份出席过公开签约仪式,2月26日,另一名相关责任人吴云华也出席了公开活动,头衔依然是太平科技保险非车险部助理。这说明太平科技保险暴露的这些违规行为,或许发生的时间并不算久远。值得一提的是,太平科技保险浙江分公司这张罚单的相关责任人杨光宇,目前已经升任,今年4月下旬杨光宇还以太平科技保险浙江分公司负责人的身份出席公开活动。

将帅多次易主,成立六年仍未盈利

截至去年末,太平科技保险的资产余额为7.17亿元,作为一家资产规模并不大的科技保险赛道的“独苗”,太平科技保险的两张罚单,暴露出该行在内控管理及业务合规经营等方面有较多不足之处。这种不足,或与该公司较频繁的管理层变动有一定关系。

今年6月16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浙江监管局发布批复,显示已核准裴峰的太平科技保险副总经理任职资格。另一名副总经理夏爱明则是在去年12月正式担任副总经理的,在此之前,该行的副总经理已经换了好几轮。而比起副总经理,对太平科技保险经营发展影响更大的,还是该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两个职位的多次“易主”。

目前,太平科技保险的董事长是陈瑜,其任职资格于2023年11月2日获批,根据爱企查的企业变更记录来看,在陈瑜之前,李劲夫、于泽、李可东、洪波等在业内为人熟知且经验丰富的老将,都担任过该公司的董事长一职。

总经理方面,太平科技保险的现任董事长是顾骁勇,其任职资格于2022年8月获批。顾骁勇是太平科技保险的第三任总经理,第二任总经理是邓文,2022年7月太平科技保险发布公告,表示邓文不再担任总经理,由顾骁勇接任,彼时邓文的职务变成了副总经理,不过目前该公司财务报告的高管信息里已没有邓文的名字。第一任总经理则是林喆,其任期为2018年7月-2019年9月。

董事长是险企的最高决策者之一,负责制定整体战略与长远发展规划,总经理则是险企的日常运营负责人,负责管理日常工作,确保实现业务目标。频繁更换董事长与总经理,既不利于企业文化、经营理念的长期沉淀和战略目标的连贯性,也不利于日常经营工作的稳定管理与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而太平科技保险作为一个十分年轻的险企,却频繁更换将帅,一定程度上,或许也与该行一直未见起色的经营业绩有关。

从企业性质来看,太平科技保险是中国太平保险集团和浙江省政府战略合作的产物,发起股东包括浙江金控、太平保险、浙江沪杭甬高速公路、嘉兴市燃气集团等,9家股东全都是国企,同时该公司还叠加了科技保险领域“独子”的属性,可见不管是股东还是外界都对其寄予厚望。只是,成立六年,该行的业绩表现似乎无法与其成立之初被寄予的期望相匹配。

纵览成立至今的业绩,2018年-2023年,太平科技保险的营业收入依次为6003.42万元、7518.96万元、9826.45万元、9063.32万元、6827.08万元、8716.09万元,净利润则依次为-8211.61万元、-5292.02万元、-6339.03万元、-12743.69万元、-4692.64万元、-3556.11万元。太平科技保险不仅尚未实现盈利,六年间还累计亏损约3.73亿元。

或许也是因为看不见业绩起色,今年8月,太平科技保险原始股东之一的恒华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将手中持有的3000万股股份全部转让给浙江兴科,退出股东行列。

对于太平科技保险而言,科技保险赛道尽管是宽阔的“蓝海”,挑战却一点不少,在行业业务数据和风险数据积累不足的情况下,如何能进一步充实业务力量,提升合规能力,探索并推动业绩增长,是当前管理层最需要考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