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资讯
“消失”9个月后,车企大佬想上更大“牌桌”
2024-12-29 18:00  浏览:44

李想不想只做一棵树,他要的是森林。

|《中国企业家》记者 陶淘

编辑|张昊

图片来源 |中企图库

“沉寂”九个月后,李想又一次出现在公众面前。

12月25日,这位理想汽车的创始人在AI talk的访谈中表示,大模型出现后,人类会发生根本性改变。下一阶段,他希望把理想汽车打造成一家人工智能公司,愿景是在2030年成为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企业。

智能汽车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正是高算力AI芯片、AI大模型算法、海量驾驶数据,在人工智能上的投入,早就是车企的共识。

在小鹏汽车近期发布的全员信中,公司创始人何小鹏就提到,要把智能化确立为小鹏汽车最大的差异化优势。长安汽车首席智能驾驶技术官陶吉近期也表示,汽车智能化渗透率已超过50%,代表了智能化进入了真正的拐点,“软件定义汽车”正逐渐变成“AI定义汽车”。

但李想的新目标看上去要更宏大,以至于行业都怀疑他“不做汽车”了:“理想要做的不是汽车的智能化,而是人工智能的汽车化。”他对理想汽车的认知是“连接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比如将人工智能产品“理想同学”用于手机、电脑,再比如制造“硅基家人”。

理想汽车的硬件场景将被极大拓宽,李想多次提到的打造一家万亿市值公司的野心,似乎有了新的实现路径。

当然,他也准备了足够多的钱。

理想汽车依然是车圈“优等生”,三季度营收为429亿元,同比增长23.6%;调整后净利润38.4亿元,同比增长11%。今年第三季度,它的季度经营现金流为110亿元,现金储备达到1065亿元

而同为造车新势力的小鹏汽车依然身陷亏损泥潭,今年第三季度,其营收101亿元,净亏损18.1亿元。蔚来汽车同期营收为186.74亿元,净亏损高达50.6亿元,较去年同期还扩大了11%。

但AI赛道要拥挤得多。处在各个发展阶段、多个领域的公司,都竞相入局想分得一杯羹:理想汽车一直以来视为最重要竞争对手之一的比亚迪,人工智能原生企业地平线、寒武纪,拥有多元硬件生态的小米、华为,大模型领跑者字节跳动、腾讯、百度、阿里……

李想需要面对家底更殷实、经验更丰富、已初见研发成果甚至已商业化落地的竞争者。AI赛道是个漫漫征途,耗时间、耗成本、耗心力。在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周期里,他需要笃信终有一天能看到曙光。

从智能汽车到人工智能公司,李想近乎再次创业。对于这位连续创业者来说,他越来越能认清公司存在的不足,比如承认主力车型MEGA发售的失利是因为对节奏的误判,这些都是他再次出发的基础。

李想已经将公司一年100亿元研发投入中的接近一半,用在了人工智能上。但作为后发者,能否蹚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还要时间给出答案。

构想中的AI公司

在前几天的访谈中,李想对于理想汽车成为人工智能企业的目标很坚定:公司的LOGO一直没有把“汽车”二字写上去,甚至目前运营公司还叫“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为的就是给这一品牌更多未来的想象空间。

李想提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他做了汽车这一垂直领域,虽然自认为做得很好,但同时错过很多。所以,下一次创业,“要选择一个森林,无论需要经历什么困难,绝对不只做一棵树了。”

对于人工智能企业的具体构想,李想也细化了许多。他提到公司要自己做基座模型,即人工智能时代的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因为基座模型能成为所有设备、服务的入口。

在此之前,用户第一个接触的理想人工智能产品,是“理想同学”。李想希望让100多万的汽车用户,加之背后300万~500万人的家庭,还可以在手机、电脑、平板电脑甚至眼镜上,都体验到人工智能产品。“一个真正的大模型产品,一定能够自主使用所有设备,会拥有所有服务。”李想说。

从人工智能产品的演进阶段来看,李想把人工智能从初步发展到实现AGI(通用人工智能)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称之为“增强我的力”。人工智能是使用者的一个辅助,但决策权还在人类手中。“需要使用者在车上监督,进行最后的‘兜底’。”换言之,这一阶段执行任务的负责人还是使用者,但人工智能会提高使用效率。

第二个阶段称之为“成为我的助手”。使用者只要给人工智能发任务,甚至可以发连续的任务,人工智能就可以独立完成,并对结果承担责任。李想举例,用户可以与一辆汽车说“帮我接孩子”,使用者不需要坐在车上,就可以到学校接孩子,并通过面部识别打开门,让孩子上车。

第三个阶段是AGI阶段,李想称之为“硅基家人”。在这一阶段,用户无需给人工智能下指令,人工智能就是家庭的成员,乃至家庭重要的组织者,会自发去做很多事。当人工智能发展到第三阶段,李想甚至认为使用者可能肉体不复存在,但记忆会因为人工智能得以延续。

在他看来,AGI的竞争还处在非常初级的阶段,包括理想汽车在内的公司,还都在争夺门票。

对于今年炙手可热的人形机器人,李想表示100%会做,但当下的时机还不成熟。首先要解决自动驾驶,他预计2030年时,理想汽车有50%的概率能做出一款“非常有趣的人工智能超级跑车”。

李想还认为,在人工智能领域要做到世界领先,需要分阶段设立目标。他给团队提的要求是,到明年要在中国市场的空间智能领域成为行业第一,在语言智能、大语言模型方面,以及所提供的服务方面进入前三。

大势所趋

早在2022年9月,李想就已经在内部把人工智能作为重要的一个方向。在2023年初发布战略愿景时,理想汽车第一次把人工智能从一个“隐藏”的战略,变成一个阳谋。

“公开化的目的,是吸引到更多人才。”李想说。

智能化普遍被认为是汽车行业的下半场。李想也非常认同这一观点,他将公司竞争力解释为“三层研发”:第一层是产品研发,跟过去传统的车企一样,以集成为主;第二层是平台研发,尤其是智能化和电动车核心平台,车企能比供应商做得更好;第三层是底层系统开发,即超算、云服务、操作系统等。

“随着时间推移,我们最后会跟苹果、特斯拉一样,变成三层研发投入。最终大家比拼的还是研发能力,每往下探一层,你的能力就更强。

过去一年,理想在这方面已经做了不少布局。今年6月,公司宣布要在第三季度推出无图NOA(高阶辅助驾驶),并在今年底至明年初,推出公司自研的大模型,还有VLM视觉模型的自动驾驶系统。

小鹏汽车近日也旗帜鲜明地宣布要打造成全球AI汽车公司。何小鹏将自动驾驶品牌正式升级为“小鹏图灵AI智驾”,包括小鹏图灵AI芯片可以同时应用在AI汽车、AI机器人、飞行汽车上。

蔚来汽车同样开始在智能领域扮演更多角色。今年7月底,公司创始人李斌在蔚来创新科技日上表示,不会造智能手机、智能驾驶芯片的车企,就不是领先的AI高手。与此同时,他还认为:“一家成功的智能电动汽车公司,同时一定是一家成功的AI公司。”

这种共识也高度汇聚到了具身智能赛道上,包括小鹏汽车、比亚迪、奇瑞、广汽、长安汽车等在内的车企,已经成为核心参与者。

小鹏汽车的AI机器人Iron已在其广州工厂进行“小鹏P7+”车型的生产实训,奇瑞为双足机器人Mornine设定了门店导购的角色。

早在2023年8月,比亚迪就投资入股了仅成立半年的科技独角兽智元机器人。今年4月,上汽集团旗下公司上汽创投对智元机器人追加了投资。7月,北汽产业基金也入股了智元机器人。

这些都意味着李想大概率没有选错方向。

挑战

五年前,李想曾经分享了自己创业20年经历的五个“楼层”,分别是一层楼,成为一个普通人;二层楼,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三层楼,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四层楼,成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五层楼,成为一个顶尖的领袖。他觉得当时的自己已经走在第四层楼迈向第五层楼的过程之中。

他的确是一个持续“爬楼者”:在制造能力方面学过丰田、通用,公司经营方面学习苹果。

2022年,他又学习了华为的企业架构,将管理模式从“垂直职能组织”升级为“矩阵型组织”。并在今年年中又升级了组织架构,将自己原本直接管理的产品、供应、商业等部门进一步缩窄。

他说,造车新势力既不属于传统工业组织,也不是纯粹的互联网组织,而是复杂的网状组织:由工业组织、数字组织、系统组织和智能组织构成在这种组织中提升运营效率,最重要的就是优化企业架构。这对于他即将投身的、更为复杂的人工智能赛道而言,尤为必要。

他常常被称为“狂人”,用他的话说,从小的梦想就是当总经理、掌控自己命运。从泡泡网开始,他的创业理念,就是“要么做第一,要么滚蛋。”这种“好战”的性格,让他一直能处在舞台的中央。

当初做泡泡网,市场已经进入负增长,很多企业难以扭亏,他硬生生冲了出来;做新能源车又比小鹏汽车、蔚来晚了一步,结果他在智能驾驶领域实现了一定的反超,还是进入了新势力的第一阵营。

在这个过程中,他多半时间在面对着质疑甚至嘲讽——有的针对企业能力、也有说“不务正业”的。但无论多少人站出来反对,他都铆着一股劲儿走到最后。

但这次要复杂得多。“百模大战”后,大多数企业已经处在了被边缘化的状态上。头部巨头依然在大规模投入,百度过去十年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入超过1700亿元,OpenAI研发每一代ChatGPT的成本都是数十亿美元。

这注定是个“持久战”,李想面临的挑战之一,即思维和理念,首先是他自己能否做到长期主义。

在访谈中他提到,晚切入智能驾驶领域,是因为作为一个连续创业者,他知道从0到1的阶段先要解决什么问题,有了收入以后,从1到10要做什么事情。理想汽车在创立初期是融资能力最差的公司,因此只能先做产品,再拓展其他领域。

不得不说,在人工智能赛道,从基础大模型到基座模型、AI芯片等每一个细分领域,都已有不少头部玩家布局。还没露过“肌肉”的李想,不知道还能不能再复制一次突围战?

参考资料:

《独家与李想的3小时对谈》,张小珺

《飞行汽车、具身智能……车企开启全面AI“进化”》,新浪财经

《狂人李想和他的“理想”,活着只为掌控命运》,慧炬财经